6月14日,华润公众号发布关于不法企业假冒华润集团子公司有关情况的公告,共含13公司。
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携手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与光同行,助力光伏成为主力能源,共同建设低碳家庭、低碳工厂、低碳园区、低碳城市助力低碳社会走向零碳社会,让绿色电力惠及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加速实现碳中和,共建绿色美好未来。荣誉的背后,是行业对华为数字能源长期以来聚力创新,用产品价值驱动能源变革、促进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肯定。
截至2022年3月31日,华为智能光伏已经助力客户实现累计绿色发电5359亿度,相当于减少2.6亿吨碳排放,等同于植树3.6亿棵。全球最大的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基地青海地面电站、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电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全球最大的绿色空港北京大兴机场、亚洲最大高铁站雄安站、上海龙阳路地铁站、海南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储能大唐文昌翁田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都安装了华为智能光伏产品。在发电侧,将AI、云等新ICT技术与光伏进一步深度融合,打造 高效发电、智能营维、安全可靠、电网友好 的智能光伏电站, 助力光伏成为主力能源与上次报价相比,210尺寸电池片价格上涨5分,报价1.28元/W,涨幅4.07%;182尺寸电池片价格上涨4分,报价1.3元/W,涨幅3.17%;166尺寸电池片上涨4分,报价1.28元/W,涨幅3.23%。7月25日,通威太阳能官网公布了最新的单晶太阳能电池片定价公告
风范股份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形成良性补充。此外,晶樱光电还从事少量光伏电站运营业务。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并推行试点。
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开展碳中和、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制订修订,推进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中与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从事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于部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到2025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37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达到20天;到2030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65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不低于20天。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功能和布局,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保障公交专用道成网,加强重点地区公交保障服务。
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快自备电厂清洁化改选,按照不超过原规模2/3保留煤机,重点推进吴泾八期、宝钢自备电厂机组等实施高温亚临界改造。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机制,推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重点举措。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十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积极探索应用新型储能技术,大力发展低成本、高安全和长寿命的储能技术。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炼油能力不增加,能耗强度有所下降,能耗增量在工业领域内统筹平衡;十五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并力争有所减少。支持本市相关机构和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节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各有关部门、各区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任,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进一步完善针对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实行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调整机制。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产品展示与成果宣传。
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确保粗钢产量只减不增。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用能效率。
加快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推进上海液化天然气站线扩建等项目,完善天然气主于管网布局,提升气源储备能力。鼓励农用棚膜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点应用,将地膜纳入生活垃圾回收处置体系。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碳达峰相关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支持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采取高效制冷行动,更新淘汰低效设备,运用智能管控等技术实施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农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结合农业设施、农用地、未利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方案》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达到3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推进规模化园艺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布局一批集中利用设施。
1.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对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大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推进浅层地热能、氢能、工业余热等多元化能源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4.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贵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4.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满足国际大都市需求,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结构坚强、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城市电网。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合理控制城市小客车总量增长,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引导车辆合理使用,推动个体机动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行再生产品和材料认证,建立健全推广使用制度,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本市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设施、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森林碳汇、绿色交通、循环经济、低碳农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试点应用,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化工区管委会)4. 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各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碳达峰目标任务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推动五个新城率先探索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紧凑集约的空间布局、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智慧韧性的基础设施、畅通便捷的公共交通和优美低碳的人居环境。强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以低碳为重要导向,加快探索规划引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重大产业项目准入、绿色金融引导、区域协同达峰等重大体制机制创新。(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五)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出行。结合宝山、浦东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新建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大农作物秸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利用力度,到203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4万千瓦。
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海洋、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支持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
(责任单位:市海洋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4. 增强湿地系统固碳能力。优化完善节能审查制度,科学评估新增用能项目对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目标的影响,严格节能验收闭环管理。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5. 强化行业、区域协同处置利用。结合城市旧改和报废汽车拆解等工作,推动废钢资源化利用。